高爾夫球-大專盃比賽心得
高爾夫球大專盃是在長庚球場舉辦,分為資格賽與正是比賽。資格賽為一天105杆以內者晉級,正是比賽是比兩天的總杆數。 我參加過2012~2014年的大專盃資格賽,從110杆到106杆,雖然只是少少四杆的進步,但我的心境的轉變卻是非常大。 我是個競爭心非常強的人,做什麼事情都不會隨便做,要做就要做好。 打高爾夫球也是一樣,我注重擊球姿勢、球質,但我沒辦法提昇的部份在於經驗-球場經驗。下了球場,球是在有坡度的位置,並且要考慮風向去做擊球策略的設定,這時候自己有多少種球路以及能夠執行成功率就格外的重要。 減少失誤,是我爸爸一直在提醒我的,左邊有沙坑就往右邊攻,右邊有水池就往左邊攻,打到樹林內就先救出來再進攻,但我想是年少輕狂又或者是說勇於挑戰,往往會選擇需要技術極高的路徑,然而失誤增加了,總杆數也就上升了。
接著是擊球策略的提升。第一次去打,每一杆只是想往前打,切杆也是,能夠打到球就已經是萬幸了,非常害怕擊出top球;但最近打球,我會在前面找一個目標去瞄準,切球時會問杆弟順、逆草,上、下坡去決定我要打切滾球或是切高球。儘管下球場的機會不多,執行力不高,但是有想法的打球製造了更多更好的機會,減低杆數。
打球時心境上的變化可說是我覺得高爾夫球最令人著迷的部份。 以前上場前會先在練習場練習,練的不好就不想去球場打球,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在打球時那種緊張、不安甚至令人懼怕、退縮的壓力無疑的就是一種挑戰。當站在擊球區時,腦中有無數的聲音,擊球節奏,上杆順序等等;在擊出去的當下,看著小白求衝出天際劃出一道拋物線。 十八洞打下來,可能就是有一、二杆打的特別好,那種打的好的心情是令人興奮、雀躍的並且是持續很久的快樂。 那些全部都是只有在擊球時才能體會的特別體驗。
現在打球時,擊球時的雜念減少了,瞄著球前方一吋的地方,然後肩膀轉身就擊球。但多的是擊球前的準備,球杆的選擇,路徑的選擇:避開危險,減低失誤;策略的分析:抗風球、左曲球、右曲球,儘管球路只有三種,但是要能夠精準的執行,是需要不斷練習的。
曾經有一個人說過:『人要訓練體力、意志力以及精神力』,我覺得高爾夫球之所以迷人在於它適合的年齡層廣並且是個跟自己競爭的運動。有時候高爾夫球是殘酷的,上禮拜打的好,不代表這禮拜打的好,但儘管如此,高爾夫球卻還是這麼迷人。每次打完球,都會有新的體悟與更加了解自己,自己的弱點在於哪裡。我了解自己的球場經驗不夠,救球能力不強,短杆以及切杆不夠精準。常常聽到有人在說:300碼是一杆,3碼也是一杆。我想高爾夫球是這麼奧妙、複雜的運動,初學的我想要一步登天打出七字頭是不可能的,但是擊出七字頭是我的目標,雖然現在打球時間比較少,但是我還是會繼續精益求精、持續練習並且享受高爾夫球帶給我的樂趣。
留言列表